11月4日早上8点,叶英目送孩子走进校门,有了一点空闲时间。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到集镇里那家熟悉的棋牌室,而是径直来到了桂新鞋业宽敞明亮的厂房。
“坐在工位上,比在麻将桌前心里踏实多了!”在由漆河镇原粮站仓库翻修的桂新鞋业生产车间里,叶英一边熟练地缝合鞋舌,一边和记者聊天。

叶英是从外省嫁到漆河镇勒马山村的媳妇,和丈夫生养了几个可爱的孩子。每天,她要分别接送两个不同学龄段的孩子到集镇上下学,自己的生活时间被分割成碎片,唯有孩子上下学间隙才有一点空闲。这个时间段,叶英不知道该如何打发,以往就经常走进棋牌室,摸几把麻将。
“不是真有多大瘾,就当消磨时间,也能和人说说话。”叶英其实也有点无奈,她听说,周边有个带孙的老人,把媳妇寄回来的奶粉钱都输掉了,家里经常闹矛盾。“打牌的时候我心里也不踏实,但是这么零碎的时间,我又能做点什么呢?”
上个月,叶英发现周边生活有了一点变化。营业性棋牌室专项整治通告和企业招聘信息同时张贴在了漆河镇街头巷尾。好几家熟悉的麻将馆陆续关停,打牌的地方变少了,她还得知原粮站有了个制鞋车间,正在招工。
“在镇上就能找份事儿做,肯定要试一试!”了解到车间推行弹性排班、完全不耽误接送孩子,叶英第一时间报名面试并顺利入职,现在她已经在车间主任的帮带下,成为一名合格的针车女工。
这其实是一场双向奔赴。车间经理彭珍英告诉记者,车间在漆河镇招聘的首批70多名员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以前都有打麻将的习惯,现在她们都成了安心干活的好手,“镇上和人社部门为我们搭建的招工群现在已经突破了500人,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引入一条裁断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记者了解到,来自福建泉州和浙江台州的三家运动鞋服企业生产线也即将入驻漆河镇原粮站,这片被重新激活的近9000平米老厂区,将为更多“叶英们”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几个小时后,叶英走出制鞋车间,如约出现在学校门口,接过孩子,说说笑笑走回家。经过大街小巷,叶英发现,清爽和谐的生活气息更浓了。
采访手记
从牌桌到车间,叶英的转变是政策推力与产业吸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也真正彰显了治理温度。
采访中我和不同的人聊天,包括叶英、叶英的工友以及镇村干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棋牌室?为什么要打牌?是赌博成瘾,还是被动社交?怎么把居民从“牌桌参与者”变为“经济建设者”?有个受访者说:“有了工位,谁愿泡在牌桌?”其实这就是某一种答案。
专项整治不是“一堵了之”,产业招商也不是“一引了之”,精准的政策引导与扎实的服务保障,打开了居民有活干、有钱赚,发展有活力、有动力的双赢局面。治理创新,不在于关闭多少麻将馆,而在于创造多少让人体面生活的选择。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双手从麻将牌转向生产线,从消遣转向创造,“叶英们”将不断缝实县域产业发展根基,也将缝制出自己更加绚烂的未来。
责编:曹志武
一审:谢瑾
二审:李军
三审:曹志武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